首页 \ 教学工作 \ 研究生教学 \ 正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0305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浏览次数: 次     录入时间:2013/07/15 15:10: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密切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深入研究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点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增设为一级学科后首批获准增列的硕士点。该学科拥有一支爱岗敬业、治学严谨、科研成果丰富,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47人,教授10人、副教授22人,比例为68.08%;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31人,比例为65.96%,博士学位以上教师的比例为12.77%。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校级后备学科带头人2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校教学名师1人,4名多次获学校教学工作优秀教师称号和教学改革奖。近五年来,本学科获得了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庆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庆市统战研究等项目共计100余项,科研经费150万余元,其中纵向经费82万元;公开发表论文350余篇,出版专著10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1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项。
一、培养目标
1.认真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作风。
2.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能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分析青年学生成长和教育中的问题;能够担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宣传和党政工作。
3.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能力,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具备应用外语撰写学术论文的初步能力。
4.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
学制为3年,可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学习年限一般为2.5-4年。
三、研究方向
1.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现实问题
主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深入研究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系统总结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揭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致力于毛泽东思想的运用研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基本内容和科学体系,明确其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规律,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3.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组织管理
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针对中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社会转型及带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管理和非政府组织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4.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原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网络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农村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方向的研究。
四、学分要求
1.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完成总学分最低不少于31学分,其中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得低于 29 学分(学位课程不少于19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10学分),实践环节应完成2学分。
2.同等学力或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需要补修本专业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随本科课程学习并考试及格方为合格),其中同等学力补修3门,跨专业补修1-3门。补修课程不记学分。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详见附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六、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2学分,包括实践环节和参加学术活动。
1.实践环节1学分,可选择教学实践(30学时)或专业实习(至少15个工作日),考核合格者记1学分。教学实践可采取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本科生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及协助辅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等形式,研究生需完成教学实践报告并经教学管理部门、相关教师或“助教”设岗单位考核通过,成绩记入学籍档案;专业实习由指导教师根据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研究生需完成专业实习报告并经导师评阅后,成绩记入学籍档案。
2.学术活动1学分: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参加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至少8次,经考核合格后记1学分。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
(一)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包括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三部分。中期考核通过,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工作。中期考核按《重庆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重理工学〔2009〕48号)执行。
(二)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中期考核通过后,硕士研究生应至少用1年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必须公开发表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具体要求见《重庆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发表规定》(重理工学〔2009〕64号)。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撰写按《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规范》(重理工学〔2009〕65号)执行。
(三)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重理工学〔2009〕60号)执行。


附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考核要求
开课
学期
开课单位
备 注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考试
1
人文学院
必修,
7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考试
2
人文学院
基础英语
4
120
考试
1-2
外语学院
专 业
基 础
及专业课 程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32
考试
1
人文学院
必修,
12学分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2
32
考试
1
人文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
2
32
考试
2
人文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研究
3
48
考试
2
人文学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和重要文献选读
2
32
考试
3
人文学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英语
1
30
考试
3
人文学院
公 共
选 修
课 程
高级英语口语
1
16
考查
2
外 教
选修,
2学分
西方历史和文化
1
16
考查
2
外 教
学术论文写作
1
16
考查
2
各 学 院
文献检索
1
16
考查
2
图 书 馆
知识产权概论
1
16
考查
2
知产学院
职业生涯规划
1
16
考查
2
经贸学院
人际沟通艺术
1
16
考查
2
人文学院
专 业
选 修
课 程
毛泽东思想专题研究
2
32
考试
1
人文学院
选修,
8学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5
24
考试
1
人文学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
1.5
24
考试
1
人文学院
中国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
16
考查
1
人文学院
当代社会思潮专题研究
1
16
考查
1
人文学院
社会组织概论
1
16
考查
1
人文学院
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1
16
考查
2
人文学院
中国特色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专题研究
1
16
考查
2
人文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1
16
考试
2
人文学院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1
16
考查
2
人文学院
执政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1
16
考查
3
人文学院
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专题研究
1
16
考查
3
人文学院
经济社会发展与组织管理专题
1
16
考查
3
人文学院
现代教育学理论专题研究
1
16
考查
3
人文学院
补修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同等学力补修3门,跨专业补修1-3门
不计
学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政治学
社会学原理
政治经济学
必修环节
实践环节(教学实践或专业实习)
1学分
学术活动
1学分


重庆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红光大道69号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   邮编:400054
本站被访问 人次